粮仓变展馆 乡村焕生机

最新信息

粮仓变展馆 乡村焕生机
2022-10-25 11:52:00
红味十足,瑶味独特——连南瑶族自治县用旧粮仓改建而成的乡村振兴馆最近成为最火的网红打卡点。“国庆七天长假,游客几乎天天爆满,车辆在村外排起了长龙。”乡村振兴馆所在地的金坑村党总支书记廖学军告诉记者。
  旧粮仓变新展馆,不仅赋予这栋旧建筑新生命,而且为金坑瑶寨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连南乡村振兴馆还是集中展示当地乡村振兴规划思路和经验成果的新窗口。近年来,连南以“六大特色”做法打造“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串珠成链、一体推进沿线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百里瑶山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展馆呈现百里瑶山美丽蝶变
  土黄色的外墙、黑色的瓦片……连南乡村振兴馆在原金坑村粮仓基础上改建而成,外观朴实无华。“这张油岭瑶寨图是我拍的,和以前相比,它变得更整洁美丽了。”10月12日中午,前往该馆打卡的连南摄影协会主席赖文锋向参观的群众介绍瑶寨近年发生的美丽蝶变。
  百里瑶山换新颜,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连南县委、县政府以党建为引领,团结带领瑶山各族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方面行稳致远。
  连南荣誉榜、非遗一览表、“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示意图……这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展馆,通过声光电和图文形式,以“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线,以“生动实践、创新探索、瑶乡蝶变、未来乡村”四大板块,集中展示连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规划思路和经验成果。
  生动实践板块主要包括以省级园区驱动产业振兴、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振兴、以雁阵梯队联动人才振兴、以民族特色撬动文化振兴、以党建引领带动组织振兴等方面,阐释连南推进“五大振兴”的生动实践。
  创新探索板块系统归纳连南以“六大特色”做法探索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瑶乡蝶变板块通过五大振兴示范项目绘就连南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实景图。
  未来乡村板块主要讲述连南积极建设“两山”理论创新地,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态产品输出地,构筑瑶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勇当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地,奋力谱写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篇章。
  “村里的参观点丰富了,村民的腰包鼓了”
  群众喜捉稻田鱼、绣娘专心致志刺绣、千亩梯田有“丰”景……展馆内的一张张图片、大屏幕上播放的一条条视频,既接地气又“瑶味”十足,让观者全方位感受连南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村里的参观点丰富了,游客变多了,农特产品也更好卖,村民的腰包鼓了。”村民唐纳斓说。
  去年以来,连南全力打造“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随着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火热进行,作为代表清远出征、本届活动唯一的少数民族县,连南备受瞩目。
  “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长100公里,将沿线5个镇、60个行政村、25个特色节点串珠成链,联农带农达11万人。依托这条示范带,连南创新“六大特色”做法,蹚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
  党委主抓、群众参与。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头雁”工程,扎实推动“青苗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大学生党员回乡计划”,充分激活党组织“领头雁”功能。加强乡村振兴组织动员,推动农户与市场对接,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大力创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打造广东首个石漠化治理样板——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被评为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案例。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文化赋能、“四色四美”。着力构筑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围绕“四色”(红色、绿色、特色、古色)“四美”(美食、美景、美酒、美人),整体打造金坑特色小镇、县城“一河两岸”、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南岗千年瑶寨、油岭古寨等多个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产业牵引、联农带农。创新推出“党建+领种计划”破解撂荒地复耕复种难题,搭建“连南云上田园”小程序,以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将180亩高寒山区小块状梯田搬上云端,让农耕生产过程转化成为智慧农业的标准服务。
  “两化两员”、社会共治。建立健全“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立网格287个,组建网格员、信息员队伍2000多人。创新打造“党建+瑶老制”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模式,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实施高寒山区幸福移民工程,建成移民新村14个,完成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贫困村庄移民搬迁安置3891户15670人,移民群众“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纵深
  农旅融合助力金坑“掘金”
  小河穿村而过,两岸矗立着统一而富有瑶族特色的外墙装饰民居;黑底化村道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小公园、凉亭、旅游公厕、游客接待中心点缀其中……秋日午后,走进三江镇金坑村,一幅诗意田园景象。
  金坑村是“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连南乡村振兴馆也选址于此。“它就像是一幅乡村振兴全景图,介绍了连南的经验成果,也为我们村指明了发展方向。”金坑村党总支书记廖学军说。
  “乡村振兴馆建成后,与我村的红色村史馆、游击小分队纪念碑、人民公社饭堂等连点成线,形成一条红色旅游路线,吸引更多干部群众前来打卡。”廖学军介绍,“国庆长假七天估计有四五千人过来,小车在村外排成长龙,农家乐几乎爆满。”
  立足红色历史资源,金坑村近年通过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已建成5个红色景点,为党员干部学习红色文化搭建了平台,让红色基地变成了党建阵地,每年吸引2万多人前来参观、游玩。
  依托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田园景观、民俗文化,该村念好“山”字经,做活“旅”文章。一方面,通过与瑶山特农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坑口标准茶园,茶园年产值超过40万元,每年为村民带来18万多元的劳务收入;另一方面,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旅游”的模式,建成优质兰花种植基地,每年收益近10万元。
  一个个红色景点和绿色产业,让这个3000多人的瑶寨走上了一条“党建+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村集体年收入超40万元。
  “有了乡村振兴馆,我们的红色旅游元素更充实了,村民发展的劲头更足。”廖学军表示,今后将深化“党建红”与“生态绿”融合发展,着力擦亮“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东省森林小镇”“美丽乡村生态村”等金字招牌,为村民富裕、乡村振兴掘出更多金。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粮仓变展馆 乡村焕生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